
1. 保护水源:建立水源保护区,加强对重点水源地的监测和管理;
2. 加大节水力度:实施节水行动、宣传节约用水的理念;
3. 发展循环利用:利用太阳能、风能、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或进行再生利用。合理开发储存集中式供水工程,以减少地下径流流失。
4. 改善耕作方法: 采取适当的耕作方法,如条带耕作,有效减少土壤侵蚀,减少土壤中的盐份,降低地下水盐度;
5. 改造农田: 在农田上进行回垦、人工河道建设、人工栖息地建设等,以减少旱季的干旱情况;
6. 秸秆覆盖: 选择一些合适的作物进行覆盖,如大青藜、卷心菜、大黄、野生大黄等;
7. 种树造林: 选定重要的集雨区进行造林,以减少雨季大量失去的雨量;
8. 改变侵蚀性土壤特性: 这是一个关键步骤,其中包含了对不同形态侵蚀特征进行评估并采取有效对应对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