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技术的发展
中国国兰栽培技术的发展始于元代,当时就开始出现了一些记载,但是真正的发展是在明清时期。明代主要以《陆氏花草》为代表,介绍了不同种类的国兰栽培技术。而清代则以《宫中园艺志》为依托,进一步完善了栽培方法。在这一历史阶段,人们开始采用多孢、分株、切割、修剪、整理等多种手段来进行国兰的栽培,使得它在形态上变得十分优雅考究。
随后的几十年里,中国人不断加强对国兰栽培技术的研究,并提出了“三大法”——选植法、断心法、修剪法。20世纪90年代以来,随着生物学技术的发展,人们也开始尝试应用遗传工程来进行国兰栽培。目前已成功将多个新物种通过遗传工程带入市场。